引言
目前全世界有235万哮喘患者,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全球性慢性疾病。在过去20年中,哮喘逐渐成为一个影响世界各个国家及不同年龄段人口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死于哮喘的人数约有25万人,而重症哮喘患者约占哮喘总体患病人群的5%~10%,但其医疗资源的消耗却是普通患者的15倍,病死率则超过普通患者的20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巨大的社会负担。
在我国,哮喘患者约3000万人,平均患病率逐年上升,哮喘控制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因哮喘发病率高、控制效果差而使得个人和社会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因此,积极寻找防治哮喘的有效措施对我国哮喘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01
传统药物治疗哮喘效果不明显
支气管哮喘 (哮喘) 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以慢性呼吸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塑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哮喘的主要病理特征为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重塑。
气道重塑是造成不可逆性气道狭窄和气流受限的主要原因,并导致哮喘患者肺功能持续下降。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在内的多种呼吸系统症状,并常常在肺功能检查时表现为呼气性气流受限。
哮喘传统治疗方法是通过药物治疗,但效果欠佳,甚至无效,且对消化道刺激症状明显,易损害肝脏。因此,延缓或逆转气道重塑是当今哮喘防治的热点问题。研究发现,多种因子和炎性介质参与哮喘气道重塑,以此为切入点,寻找哮喘的有效治疗措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
02
干细胞疗法成为治疗哮喘的新方法
近年来对于干细胞疗法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及其背后作用机制的研究,明确揭示,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明显的抗炎、免疫调节、促进组织修复的作用。多项研究证实间充质干细胞疗法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的可行性,其中对于哮喘治疗方面,也有突破性进展。因此,干细胞疗法成为治疗哮喘的新方法。
近日,国外学者在国际期刊《Current 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发文,详细介绍一例通过静脉输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难治性哮喘的的临床病例[1]。据悉,这是首例使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病例报告,该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哮喘发作,有望为哮喘患者提供一种新型的细胞疗法。
这名68岁的老年男性是该项I期临床试验的的首例入组患者,其有长期的哮喘病史,每周都会经历多次症状恶化,需要药物甚至氧疗干预。在入组该项临床试验后,研究人员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进行静脉输注。总剂量为1亿个细胞,持续注射时间为40分钟。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注射后没有出现任何呼吸困难、胸痛或面部潮红等不良反应。
分别在治疗后2个月和6个月对其进行随访,患者没有出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或并发症。此外,哮喘发作的频率显著降低,对吸入雾化器及氧气机的依赖显著减少降低。他自己说:“感觉自己症状有了很大改善,活动没有限制了。
通过这项研究可知,间充质干细胞改善了该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的恢复日常活动,并且在治疗期间未产生与治疗相关的任何不良反应。
03
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多种途径治疗哮喘
哮喘的发作首先是由于过敏原进入肺部并导致呼吸道肿胀因此触发了哮喘的发作,这引起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从鼻子和嘴到肺的气道变窄,最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死亡。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据,每13人中就有1人患有哮喘。研究表明,过度激活的气道炎症及免疫反应被认为是哮喘发作的首要因素。
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SCs)凭借其强大的再生,抗炎及免疫调节等特性备受关注,研究表明,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哮喘治疗过程中发挥功效: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机制
(1) 抗炎作用:MSCs 已被证实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能力,通过释放抗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MSCs 能够减轻气道炎症,抑制免疫细胞的激活,从而缓解哮喘患者的症状[2]。
(2) 免疫调节:MSCs 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平衡,抑制过度激活的免疫反应。它们通过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调动调节性 T 细胞(Tregs)的数量和功能,抑制Th2细胞数量和/或活性,从而实现对哮喘免疫异常的修复[1]。
(3) 修复和再生: MSCs 能够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和再生。在哮喘患者中,MSCs 的迁移和分化为肺泡上皮细胞等细胞类型,有助于修复受损的呼吸道黏膜,改善肺功能[3]。
04
干细胞治疗哮喘全球研究现状
截至目前,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临床试验注册库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有关干细胞治疗哮喘的临床研究有10余项,其中涉及的干细胞种类包括诱导多能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等。
近年来,利用干细胞治疗哮喘的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鼓舞的初步成果。其中,以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代表的生物疗法展现出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MSCs具有抗炎、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等多重功能,这为其成为一种创新性治疗手段提供了理论基础。目前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未来仍然需要更多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疗效和安全性,明确治疗的最佳方案以及患者的选择标准。
参考文献:
[1] Sharan J, Barmada A, Band N, Liebman E, Prodromos C. First Report in a Human of Successful Treatment of Asthma with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 Case Report with Review of Literature. Curr Stem Cell Res Ther. 2023;18(7):1026-1029.
doi: 10.2174/1574888X18666221115141022. PMID: 36380439.
[2] Prockop DJ. Concise review: two negative feedback loops place 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s at the center of early regulators of inflammation. Stem Cells. 2013 Oct;31(10):2042-6. doi: 10.1002/stem.1400. PMID: 23681848.
[3] Huang S, Li Y, Zeng J, Chang N, Cheng Y, Zhen X, Zhong D, Chen R, Ma G, Wang Y. Mesenchymal Stem/Stromal Cells in Asthma Therapy: Mechanisms and Strategies for Enhancement. Cell Transplant. 2023 Jan-Dec;32:9636897231180128. doi: 10.1177/09636897231180128. PMID: 37318186; PMCID: PMC10278440.